很多人都認為心臟病是老年人的“專利”,隨著生活節奏加快,都市白領們由于工作壓力大,長期熬夜加班,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導致猝死事件頻發,為現代年輕人敲響了“警鐘”。國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報告顯示,我國心血管病的發病率與致死率居首位,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。因此,未病先防、既病防變、病后防反復很關鍵,別等到發作了才想起來要預防!
心腦血管疾病應該如何防范?面對逐漸轉涼的天氣,中老年人如何做好血管養護?9月29日下午,西安市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丁輝做客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《人民名醫》直播間,在線為廣大網友講解了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相關知識,引導大眾用心愛心,護好心腦血管生命通道。
發病人群年輕化趨勢明顯
很多人有一種誤區,覺得心血管疾病是一種老年人才會得的病,可如今,心腦血管疾病年輕化的趨勢卻日益明顯。究其原因,是因為年輕人工作壓力日益加大,生活方式也被迫發生了許多改變。比如在飲食習慣上,年輕人常年在公司點外賣、吃快餐,導致膽固醇、脂肪的攝入量大大提高,而體內代謝紊亂,脂類物質沉積在血管壁上,則會導致血管越來越細,出現血管粥樣硬化斑塊,而動脈粥樣硬化是眾多疾病的“罪魁禍首”。
丁輝教授指出,年輕人出現猝死,第一可能是我們的冠狀動脈出問題,第二可能是惡性心律失常,如果導致短時間內出現生命危險的,往往是心律失常,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40歲這個坎兒,如果有冠心病、高血壓、心律失常等家族史的,更應該及時進行相關檢查,排除心腦血管疾病隱患。
胸痛、心悸?小心心腦血管疾病找上門
不少人都曾出現過胸痛、心悸等癥狀,但大部分時候大家都不把它當回事,覺得緩一緩就過去了,殊不知這很可能是心腦血管在“呼救”,不加以重視或許會導致心梗、腦梗!日常生活中,一旦頻繁出現心悸,且伴有胸悶、氣短、喘不過氣的情況,或者時常出現胸口痛等問題,大家就要提高警惕。
丁輝主任特別提醒,在國慶長假期間,大家出去旅游也要保證清淡飲食,盡量少抽煙,不要酗酒,生活一定要規律,不要睡得太晚,也不要起得過早,舟車勞頓的時候也要注意適當活動筋骨,避免下肢靜脈回流不暢導致靜脈血栓,堵塞血管。同時,當出現上腹部疼痛,伴有大汗、血壓下降的時候,要盡快到醫院就醫,避免出現心絞痛等急性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。
除了飲食中注意少油少鹽、適當運動,做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外,藥物治療也必不可少,在心腦血管疾病治療方面,中醫藥發揮出了獨特的優勢。
中醫脈絡學說指導微血管病變全病程管理優勢顯著
“中醫認為“心為君主之官”、“心主血脈”、“脈為血之府”,這與現代醫學對心血管系統的認識是不謀而合的”,丁輝教授介紹,經絡氣血不足所引起的一類疾病,統稱為“絡病”,這類疾病特點是病程長、易反復、遷延難愈。心腦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、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等,常用的治療藥物包括通心絡膠囊、參松養心膠囊、芪藶強心膠囊。這三種藥物的適應癥基本涵蓋了整個“心血管事件鏈”,經多項臨床證據證實:它們對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,能很大程度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痛苦癥狀,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,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,并且安全無副作用,適合長期服用,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治療領域被廣泛應用。
通絡代表藥物通心絡膠囊既能降脂抗凝,又能保護血管內皮,抑制斑塊形成,還能抑制血管痙攣,所以早用通心絡膠囊就可以有效降低心絞痛、腦缺血的發生風險。
對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患者而言,如果斑塊破裂,血栓就會隨血液流動,堵住冠狀動脈就會發生心肌梗死,堵住腦血管就會引發腦梗死,這就需要采取急性溶栓或支架手術治療,配合服用通心絡膠囊不僅可以穩定斑塊,防止斑塊破裂,還能保護心腦梗死區域的微血管,減少介入或溶栓后無復流等棘手難題的發生風險。尤其是腦梗死后遺癥患者,運用通心絡膠囊可疏通腦絡,使半身不遂、語言不利、肢體麻木逐漸得到恢復,所以說通心絡膠囊不僅可與預防心腦血管病,還可以有效治療心腦血管病。
參松養心膠囊是我國第一個開展循證醫學臨床研究的中藥調律藥物,具有雙向調節治療心律失常的作用,對緩慢性、快速性心律失常均有獨特效果,研究報告服用參松養心膠囊引發的心臟不良反應為零,是安全的心律失常治療藥物。參松養心膠囊讓心絡得到充足的營養,心絡自然就會通暢,心律失常也會消失。
芪藶強心膠囊能標本兼治慢性心衰,既能強心利尿擴血管,又能抑制神經內分泌系統過度激活,逆轉心室重構,改善心功能,減輕乃至消除心力衰竭表現,提高生活質量,具有多環節、多途徑、多靶點的治療優勢。
最后,丁輝主任還提醒廣大患者朋友,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重視心腦血管的養護,積極預防疾病發生。比如養成合理的作息習慣,不熬夜,避免因睡眠問題引發心腦血管不適;戒煙戒酒,防止因吸煙產生動脈粥樣硬化;另外家中也要常備一些能夠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,以防不時之需。